敏感期分段
1)秩序敏感期(0—2岁左右):儿童在这一时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物品的位置和成人的行为方式都有一种近似不可理喻的固守状况。这种秩序感跟成人“将自己的环境整理得有条理”这种温和的乐趣是不同的。儿童喜好秩序,是由于急切需要一个精确而且已有所规定的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儿童才能将自己的知觉归类,然后才能形成内在的概念构架,以了解环境并知道如何对待环境。
2)口的敏感期(0—1岁左右):儿童急切地用他的口、舌、嘴唇去探索环境,他们凭借味觉和触觉吸收环境中每样东西的性质,以便寻找到采取行动的方法。在这个同时,儿童由于必须使用他的手与口配合,于是紧接出现了下一个敏感期。
3)手的敏感期(9个月—两岁半左右):儿童逐渐地将用口探索世界转移到使用手,这时他们更努力地要达到功能上的独立,以便手能抓到更多的他所感兴趣的东西,所以就出现了大运动的需求——先是爬,后是走。
4)腿的敏感期(1岁—2岁左右):儿童一旦学会走路,就会欣喜若狂地去探索自己所能到达的任何地方,同时,用腿在感受他所行走的地面和其它物体,就会反复地用腿和脚去感觉它们。这个时候要提醒家长:千万不要给孩子穿那种带响声的鞋子,那会极大地干扰孩子来自腿的感受。(注意:在以上的四个时期内,儿童必须暴露在语言环境之内,否则,他们就不会发展出语言能力。)
5)语言敏感期(1岁—1岁半左右):儿童急切地将大脑里积攒的语言信息爆炸性地使用,没有什么比让这一个时期的孩子“闭嘴”更难的事儿了。
6)对细小事物的敏感期(10个月—2岁左右):儿童对所有细小的事物特感兴趣,这是因为他们发现了物质之间的比较所造成的。从他们出生后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起,看到的所有物质在他们眼里都是庞大的,于是“细小”就成了刺激他们的新鲜事物。这也是由于儿童内心对事物的“粗大”向“细腻”反应过渡的一个特征。
7)完美敏感期(2岁半到3岁半左右):这是由于儿童对于纯物质性质的关注,转移到由物质作为精神信号需求所造成的。这时,物质形状是否适合于他们内心的需要成为精神享受的不可抗拒的趋向,也正是这个时候,孩子更容易被成人误解。
8)执拗敏感期(3岁到4岁半左右):儿童开始由对物质特质的关注,转移到对物质功能、体积、时间、空间等关系的关注。由于以前在对于物质性质关注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图式,对物质功能的关注不能被“同化”在已有的图式之中,这使他们无法理解,所以就出现了我们认为的“坏脾气”。
9)社会文化敏感期(4岁半到6岁左右):这时,儿童逐渐地离开了物质,开始转向到关注物质之间的关系、物质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由人生产出的精神产品。对婚姻的敏感也出现在这一时期。
敏感期的分法很多,且不可穷尽,只能说个大概。在这里,我是基于个人对孩子的观察,以及前人的经验,综合在一起。你可以与专门介绍敏感期的书进行对照,再来观察你的孩子。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
(本文除了上面这些没有其他更详细的内容。)
2 条评论:
其实带孩子的关键是父母要以身做则。
当然把小孩身体保护好也很重要,现在污染多,有毒的东西多...
说到食物污染,就很可怕了
现在吃什么都紧张,生怕得病
最近我们这儿连鸡肉都不敢吃了,因为电视曝光了一家规模大的死病鸡加工厂……
我们下一代、下一代怎么办?
发表评论